在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持續發展的推動下,中國并購市場正強勁增長,并購市場機會逐漸活躍。
10月10日,2017年首屆全球并購金融白沙泉峰會,在杭州西子湖畔拉開帷幕。
峰會上,白沙泉并購金融發布“大動作”,令1700多名來自全球資本市場的領軍者和上市公司高管眼前一亮:中國建設銀行白沙泉百億母基金、白沙泉產業并購百億母基金、浙銀招新“一帶一路”基金、浙江大健康產業基金等一批并購項目產業基金簽約落地。
更加亮眼的是白沙泉并購金融街區創造的財富奇跡。截至今年9月底,小鎮已集聚各類金融機構100余家,管理的各類資金規模突破1000億元。
十個月時間,破繭成蝶。作為浙江省推進供給側改革、促進經濟轉型的重要平臺,寶石山下的這顆耀眼明珠,正在為躋身于“全國并購金融高地”的目標大步邁進。
并購金融迎黃金時代,浙江啟動“鳳凰計劃”
在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持續發展的推動下,中國并購市場正強勁增長,并購市場機會逐漸活躍。
為進一步推動我國并購基金的發展,解決我國并購重組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機制問題,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文件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政策環境更加有利,企業兼并重組取得新成效,從而進一步提高產業競爭力,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如2016年9月20日,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創業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鼓勵和規范發展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的創業投資母基金,并鼓勵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注資市場化母基金,由專業化創業投資管理機構受托管理引導基金。
在一些與會專家看來,并購金融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投資機會明顯增加,投資方向更趨于多元化。更多機構通過參與設立并購基金,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助力中國產業轉型升級。
就浙江而言,金融業已經作為七大萬億級產業之一寫進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在萬億級產業的規劃下,這些年來浙江以上市公司為主體實施的境內外并購重組活動十分活躍。
2016年,浙江省329家境內上市公司中共有177家上市公司實施了375起并購重組,其中重大資產重組次數在全國各省份中排名第一;境外并購數量在全國排名第二,僅次于廣東省。
在2017全球并購金融白沙泉峰會現場,浙江省副省長朱從玖介紹,目前在浙江的各類金融機構數量位居全國前列,金融創新意識敏銳,專業服務水平較較強。去年,浙江省的直接融資比重已經占到34.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約10%。今年以來,浙江已經有超過70家企業在A股市場成功實現IPO,也是全國最多的省份之一。
朱從玖介紹說,浙江省已經啟動了以推進企業上市和并購重組為核心的“鳳凰計劃”。鳳凰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省上市公司累計并購1000起,交易金額4000億元以上,其中境外并購100起,交易金額500億元以上。
百億級并購母基金起航,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在白沙泉峰會上,浙江省副省長朱從玖說,“我們鼓勵有條件的部門和機構,牽頭或聯合發起設立產業并購基金、并購母基金等,充分發揮并購基金在并購重組的引領和導向作用,提升服務水平,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當天,白沙泉并購金融街區宣布將成立白沙泉并購百億母基金,旨在參與白沙泉并購金融街區建設,為街區導入優質資產,并培育挖掘具有潛力的創新性企業。
白沙泉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龔小林告訴記者,白沙泉并購母基金,未來要做的是以平臺優勢,整合地方政府、財務投資人、產業投資者、金融機構、其它并購金領域的專業機構等多方資源。支持推動更多企業通過并購做強做大。
據記者了解,自2015年以來,浙江積極推動各級政府設立產業基金,吸引帶動社會資本增加投入,政府產業基金有效引導了社會資本集聚,促進該省創業創新和轉型升級。
有關與會專家告訴記者,基金在特色街區建設這一領域,本質上是通過對并購金融相關領域不同專業機構的導入,形成一體化的運營平臺,最終實現的是用集合不同專業機構,從戰略規劃層面實現特色街區的整體打造。在市場層面上,以企業為主導,形成相關引導基金,與當前政策導向結合,引入政策性基金,由此形成的資本介入、政策導入。
在全球并購金融白沙泉峰會現場,三家浙江本土上市公司浙江迪安診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SZ300244)、通策醫療投資股份有限公司(SH600763)、創業軟件股份有限公司(SZ300451)簽署協議,將共同發起設立浙江大健康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據了解,該基金目標總規模100億元,第一期為10-20億元。
迪安診斷董事長陳海斌告訴記者,該基金旨在有效利用、整合浙江省大健康產業資本平臺,快速推進浙江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未來,該基金的投資重點為醫療健康領域,聚焦醫療服務、精準醫療和智慧醫療等。
另一只由浙江銀泰旅游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浙江銀泰旅游”)發起的銀泰旅游產業基金,總規模為100億,分三期,第一期為25億,第二期為45億,第三期為50億。該基金是針對旅游項目的投資開發,策劃咨詢和運營管理專項基金。
浙江銀泰旅游于2017年6月在杭州成立,公司注冊資金10億元,法人代表沈國軍。
秉承“一帶一路”戰略,推動海外并購落地
在“一帶一路”上升為重要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中國企業跨境并購方興未艾。
在“2017全球并購金融白沙泉峰會”上,與會人士普遍認為,隨著具體成果清單的逐步落實,“一帶一路”投資的市場空間具備很大的增長潛力。
在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天冊律師事務所主任章靖忠看來,“一帶一路”大背景下中國企業走出去跨境并購,更多地是秉承戰略性投資的理念。“‘一帶一路’倡議賦予大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主要是倡導共商、共建、共享,通過長期持有、深度合作的方式,促進資源整合,推動海外并購真正的落地,實現共贏。”
在白沙泉并購金融峰會現場,熊貓綠色能源集團、浙銀協同資本和浙銀招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三家單位,宣布共同發起成立總規模為100億元的絲路新能源基金。
熊貓綠色能源集團董事會主席李原告訴記者,絲路新能源基金將依托浙商優勢,秉承國家“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基礎上,全面推動我國新能源產業建設。
在天堂硅谷總裁何向東看來,在當前的時代環境下,產業基金將會迎來大的發展。從上游看,機構的資金量大,且主體多元。從下游看,可以直接投資的基金多,基金團隊的背景豐富多樣。從政策層面看,監管層大力支持產業基金的發展,“產業基金承載的使命是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
當天發布的“浙江衛生健康投資基金暨天堂硅谷醫藥研發基金”,由浙江省健康服務業促進會發起,總規模100億元,首期規模20億元,該基金將由天堂硅谷作為基金管理人。該基金將重點投向浙江醫療衛生、醫療器械、生物醫藥、養生養老、健康管理等大健康相關領域。
何向東介紹,“浙江衛生健康投資基金”其中子基金之一“天堂硅谷醫藥研發基金”,將以仿制藥一致性評價作為切入點,整合產業鏈各方資源,旨在解決行業痛點,分享醫藥研發市場收益+增量價值。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全球并購金融白沙泉峰會上發布的母基金無論是發起規模、參與廣度還是參與企業的影響力,在浙江民間資本中前所未有。
上述基金的設立有助于凝聚、整合浙商以及全球和各地區優秀企業家的商業智慧、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等資源,在產業龍頭企業的帶領作用和示范效應下,吸引、聚積和嫁接其它社會資本,更好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
在當今金融深化改革的契機之下,以白沙泉并購金融街區為特色的浙江,將憑籍民資之利、山水之美、人才之智,實現金融產業的華麗轉身、業態升級,開啟建設區域金融中心的大幕。
(此文刊登于:世界浙商網;時間:2017-10-14;作者:姚恩育)